时间:2022-10-02 14:22:38 | 浏览:596
在中国南方,恐怕没有哪一座城市比安庆更落寞。
这里曾是安省省城,自1659年安徽江苏分家以来,二百多年里一直是安徽的政治中心。
这里曾经群星璀璨,古有桐城派掀起文坛革新,近有陈独秀点燃共产主义之星火。
这里曾为经济重镇,开近代工商之新风,与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并称长江五虎。
然而,所有的这里,今天都变成了过去式。2020年全国GDP统计,安庆只有2467.7亿,位列全国113位,是合肥的四分之一,上海的十二分之一。
百年弹指一挥间,过去的安庆为何盛极一时?今天的安庆又为何由盛转衰?
早在2018年,因为工作原因,我和一个大学时代的朋友聊天,他是安庆本地人,聊到安庆城市发展时,有两个话题一直绕不过去。
一个是安庆如果没有被拿掉省会,是否会发展得更好;另一个是七十年代中科大与石化厂的二选一。
为防止部分观众老爷不了解历史,帅真这里先交代下背景。
今天合肥的省会地位,是战争时期确立的;
抗战爆发后,旧省会安庆受日军破坏较大,合肥相对完好,而解放战争时期合肥相对安庆更早解放,所以于1952年,中央正式将安徽省会定在了安庆。
至于中科大与石化厂之争,一直以来只是坊间的一个传言;
说当时中央给了安徽两项资源,一个是中石化的厂子,一个是中科大的学校,让安庆先挑,结果安庆选了中石化;最终导致了今天安庆人才流失,而合肥却能坐享高科技企业。
在这里,帅真无意引起地域争端,但从朋友的字里行间,却有了新的思考:
如果省会代表过去,中科大代表未来;假使安庆全部占有,那么安庆的发展上限是否能超越今天的合肥?
而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则必须弄明白为什么过去的安庆非常富有。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研究一个地方的经济,风土人情是重要的抓手。
安庆什么最出名?自然是桐城派与黄梅戏。桐城派诞生于康熙末年,黄梅戏发家于乾隆末年。在短短半个多世纪的跨度里,一个城市有两大文化走向全国,其必然有独特的因素。
在农业时代,水运是最廉价的货物运输方式,而过去的安庆,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水路优势。
各位请看地图,帅真这里找到了一张全国内核高等级航道和主要港口分布图,你能清晰地看到长江流域有两大水路网:
分布于浙江江苏山东皖北一带,南北走向的京杭大运河水路网;以及分布于长江中上游,以湘江赣江汉江为核心的东西向水路网。
那么安庆在哪里?恰恰是两大水路网的交界地带。
换句话说,安庆是沟通两大水路网最重要的枢纽,这里是农业时代的武汉,是真正“九省通衢”之地,来自徽州府的徽商,也正是靠着它发了大财。
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安庆哪里有贫穷的道理?
时光来到近代,1861年在安庆历史上是一个值得被铭记的年份,那一年是安庆盛极而衰的开始,与此同时也成就了安庆最后一缕绝唱。
1861年9月5日,被清军围困一年之久的安庆陷落,杀红了眼的清军如野兽般冲入城内。
此时的安庆早已废墟遍地,房屋十不存一,时值曾国藩下令“兵丁大索三日”,安庆城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战后,曾国藩在这里创建了中国近代第一家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迫不及待地引入近代资本。
在安庆,也诞生了安徽省第一座发电站,第一家图书馆,第一所电报局,甚至第一座自来水厂。
但是,就像一个人一样,被打断了脊梁骨,如果没有海量的帮扶资源,它还能站得起来吗?
工业时代,货物的运输主要运输方式从水路变成了铁路,在1949年之前的中国,铁路网是这样的。
两纵三横,纵向是京九线和京沪线,其中京沪线我们可以视为京杭大运河的替代品;
横向分别为替代黄河的京包线,替代淮黄的陇海兰新线,以及连接长江和珠江流域的沪昆线。老问题,安庆在哪儿?
你找不到,或者说,整个长江流域的大动脉你都找不到。
为什么你找不到?因为安庆的地形是这样的。
安庆的西边,是茫茫大别山,这里走得了长江,却走不了铁路。
不仅在那个年代走不了,一直到今天都走不了!
如果你从安庆到武汉,正常思路应该沿江而下,300公里的路程坐高铁至多两小时,但今天你去安庆,需要向北借道合肥转车,高铁时长近四个小时;相当于从南京到北京的时长。
就这样的运输效率,你该如何发展经济?腹地基本为零,唯一的出路是向东,也的确修了个宁安城际高铁,但东边一个南京一个上海,安庆根本没有能力和这俩庞然大物扳手腕。
相反,我们看合肥,合肥四周都是平原,虽然湖泊众多,但修铁路的难度和安庆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下图是好几年前的合肥铁路干线,由此可见一二。
没人给安庆倾注资源,因为资本绝对理性,同样是投资十块钱,合肥回报两块,安庆回报五毛,换你你投资谁?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历史上安庆的富裕,靠的是九省通衢的水陆交通,今天安庆的衰落,是铁路导致的必然。
很多人认为因为失去了省会地位,所以安庆被合肥超越。其实错了,原因和结论搞反了。
是因为安庆的地理位置不符合工业时代经济中心的需求,所以安庆衰败了,这与产业无关,这与行政地位更无关;
不要反驳说北京,中国只有一个北京。
哪怕退一万步说,即使省会依旧是安庆,但由于单位经济投资效益过低,资本依旧会往收益高的皖中甚至江苏跑;甚至一定程度上,是合肥拦住了部分安徽人才的外溢。
毕竟,没有了合肥,难道安庆就阻止得了南京吸血吗?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金陵风语
郑州又下雨了,在“7·20”特大暴雨灾害发生一个月之后。8月22日至23日,郑州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截至到23日6时,该市最大降水量出现在中牟县韩寺,为140.9毫米;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站点有22个,50-99.9毫米的站点有97
1月4日,全国首个长三角县域治理现代化指数发布,在包括直辖市市辖区在内的全部201个县域中,芜湖市湾沚区以89.7分位列榜单第29位,安徽第一。湾沚为何能在长三角县域治理现代化指数中,成为安徽的领头雁?大江资讯记者作了进一步了解。这个指数是
蚌埠市淮上区一蔬菜大棚 蚌埠市淮上区区委宣传部供图蚌埠市淮上区一蔬菜大棚 蚌埠市淮上区区委宣传部供图中新网安徽蚌埠6月8日电 (刘浩 怀萱)“人都往外走,村里留不住。”这是以前村民对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的描述。如今的双墩村已然换
今年上半年,合肥包河区委、区政府坚持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干劲不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复苏、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提速提质、就业稳定增长。透过“期中成绩单”,区域经济呈现出较强的抗压韧性和回
□河南日报 记者 杨晓东 孙勇 李岚 刘晓阳 河南日报 通讯员 宋超喜新蔡之新,在于常新;新蔡之变,源于初心。“昔日泥泞难出村,而今路顺入家门;文化广场建村口,咱农民跳起广场舞;扶贫车间两兼顾,务工务农都不误;斩断穷根奔富路,驱散贫霾现彩虹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近年来,安庆市宜秀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代表作用,逐渐从“会议室”走向“田间地头”,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路上的人大实践。履职最前沿。实地走访、现场查看、面对面提问,最能发现问
5月30日上午,安庆市宜秀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圆满完成既定议程,胜利闭幕。吴曙当选宜秀区人民政府区长。大会进行了选举。全体代表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吴曙为宜秀区人民政府区长。新当选的宜秀区人民政府区长吴曙进行了宪法宣誓。吴曙简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俗语可以用在城镇变迁上。如河北省会石家庄,曾经是一个村庄,后来由于铁路交汇,迎来了飞速的发展,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安徽省六安市,有一个年轻的市辖区——叶集区。叶集区的前身是叶集镇,隶属于霍邱县,是该县西南部
来源:经济参考报在“青啤时光海岸精酿花园”餐厅,工作人员为顾客打啤酒。记者 李紫恒 摄作为拥有119年历史的百年品牌,青岛啤酒在时代风雨中见证了“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历史性转变。近年来,青啤持续加大创新驱动,各项经营指标频创新高,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