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5:17:37 | 浏览:1016
规划4.24平方公里的迎江经济开发区,位于安庆市迎江区城市建成区的最东端,是迎江区工业企业的聚集地。近年来,迎江区聚焦工业园区发展,推出多项举措,推动工业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快速发展的迎江经开区“园中园”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 通讯员 吴吟子弦 摄
近年来,迎江经济开发区以建设“园中园”为主体,加速新兴产业集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全力攻坚低效用地,激活园区发展“一池春水”。
新兴产业“抱团集聚”
4月28日上午,迎江经济开发区安庆德久精密技术公司仓库前,10余名工人在车上卸货。随后,叉车将几十台均价50万元的面板生产设备装入仓库。这个面积3000余平方米的仓库装满了各种设备,这批设备将销往全国各地。这个仓库是我市目前唯一的企业自用型保税仓库。
德久公司属光电产业上游企业,主要产品为LCD、OLED显示面板生产设备,是京东方、中芯国际、富士康、比亚迪等企业的供应商。公司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销往美国、韩国、欧盟等地。公司总经理李欣岚表示,公司去年投产不到半年,营收就达2800余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亿元。
2018年,迎江区顺应长江大保护战略要求,一方面将迎江经开区首位产业由轻工纺织调整为高端装备制造,加速集聚以数控机床、光电显示制造等为主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着力推动轻工纺织类企业改造升级。
自2019年德久公司第一个光电产业项目落户至今,迎江经开区已签约落地光电项目9个。其中,形成规模生产的项目1个,在建项目6个,前期准备项目2个。签约落地的光电项目主要集中在光电显示的上游和中游,其中原材料、蓝宝石玻璃、零组件、关键设备等上游项目4个,触摸屏、显示模组、玻璃盖板等中游项目5个。
作为全市规划面积最小的纯工业园区,迎江经开区坚持以建设“园中园”为主体、独立供地相结合的土地开发模式,积极搭建产业集聚及转型升级承载平台。
建设“园中园”,实现了对产业链的建链、延链、补链功效,为园区企业减少了成本,提供了配套,带来了方便。迎江经开区将“园中园”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重点加强“园中园”建设,形成产业配套环境。2017年以来,迎江经开区已建成“园中园”5个,此外在建的还有3个、规划建设2个,总面积达80万平方米,累计投资9.2亿元。
为有效支撑光电产业发展,占地约200亩、总建筑面积24.3万平方米的依江光电产业园正在做设计图审,8月底将全面开工建设。
在2018年底建成运营的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的秦潭湖装备制造园内,目前已集聚数控机床产业链企业24家,其中铸件加工及数控配件制造上游企业7家,光机与整机生产企业6家,应用与贸易及售后企业11家,数控机床产业在迎江经开区已初步形成集聚效应。
传统产业“数字飞跃”
从去年4月起,迎江区抢抓机遇,全面落实省、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部署和发展数字经济的工作要求,以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重点,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数字经济潜力无限、大有可为,但数字经济发展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迎江经开区先后出台《2020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方案》《2020-2021年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专项政策》等政策文件,设立总额度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支持企业上云、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场景应用、支持企业数字管理系统投入、支持企业先行先试、支持企业融资等,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迈出改造步伐。
安庆一枝梅化工有限公司是园区首批数字化改造企业。去年,一枝梅公司新增液洗车间4条生产线数据采集、5G+机器视觉等应用场景,为企业带来了智能化飞跃,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30%以上,产值实现大幅提升。今年,公司又新上1条全自动化包装生产线,正在全力打造“数字工厂”。此外,园区的坤力智能装备、杰曼汽车科技、德久精密技术3家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都已在2020年底启动,园区还有多家企业已有改造意向。
迎江经开区围绕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示范试点创建、服务平台打造等方面发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以数字化赋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占地70亩、总建筑面积约6.1万平方米的以承载数字经济相关的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生态众创空间、孵化器等的专业平台为定位的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在建设,预计今年9月完工,年底即可投入使用,将为数字产业化提供平台支撑。
除企业数字化改造外,迎江区还积极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
安徽华泰林浆纸公司是迎江区目前规模最大的工业企业。作为沿江布局企业,近年来,华泰公司积极落实“1515”行动计划,自觉履行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持续加大环保投入,污水处理水平显著提升。今年,迎江经开区积极推动华泰公司启动了包装纸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公司产值预计将提升25%以上,有望突破10亿元。
安庆南风日化有限公司生产线一直未达到设计产能,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今年,公司制定了“三年三步走”战略目标,并成功与宝洁集团达成合作。公司磺化装置提升改造项目于3月底启动,项目完成后,产能将提升到饱和状态的3.8吨/小时以上。迎江区在资金、土地等方面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对该项目给予了支持,公司今年产值预计将实现翻番。
低效用地“腾笼换鸟”
规划4.24平方公里的迎江经开区,目前建成区面积已达70%以上。
2018年以来,迎江区将园区“僵尸企业”和闲置低效用地处置盘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深入挖潜存量土地资源,破解空间不足难题。迎江经开区建立“一企一专班”推进机制,通过招商嫁接、合作共建、股权转让、依法收回、整体租赁等多种方式,已累计推进完成恒达环保、宜源环保、中俊新能源等16宗共计1035亩低效用地的处置盘活,今年有望实现低效用地全面处置“清仓见底”。
安庆国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污泥再生资源化处置暨综合利用发电项目落户在华泰公司50亩未开发地块,总投资3.5亿元,这一项目将有效解决因下游公司污泥处理能力有限形成的污泥堆积污染风险。通过污泥洁净焚烧处理,不仅可以节约大量填埋土地,其形成的泥灰还可作为新型建材混凝土制砖的原材料,真正实现污泥处置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项目建设的热电联产机组,还可以满足周边企业用热需求,提高园区能源整体利用效率。
浙江金富春集团是一家以工业为主、产业多元化的集团公司,属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迎江区引进该集团在园区投资年产10万吨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项目和年产10万吨PET净片生产项目,分别落户在占地70亩的一家“僵尸企业”地块和处置低效用地收回的63亩未建地块,两个项目总投资5.5亿元。目前,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项目已试生产,PET净片生产项目上半年也有望投产,预计两个项目年内产值将达到5亿元。
园区发展及转型升级依靠的是高质量发展的企业。目前,迎江经开区已集聚先进制造业企业41家,其中规上企业21家;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战新产业企业1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家。
“十四五”期间,迎江区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力推进迎江经开区“双招双引”,拓展承载平台,提升项目服务,加速园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迎江经开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40亿元,先进制造业产值超过100亿元,光电产业产值达到40亿元。
(全媒体记者 罗少坤 通讯员 吴金奇)
规划4.24平方公里的迎江经济开发区,位于安庆市迎江区城市建成区的最东端,是迎江区工业企业的聚集地。近年来,迎江区聚焦工业园区发展,推出多项举措,推动工业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快速发展的迎江经开区“园中园”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 通
这些天,桐城好消息不断:7月20日,2022年长三角百强县榜单发布,桐城榜上有名;投资70亿元的桐城国轩新能源日产4万只方形磷酸铁锂电池项目下线;桐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这只是桐城发展的几个剪影。党的十八大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据安庆市迎江区人民政府网消息:5月13日上午,迎江区召开全区领导干部会议,宣布市委关于迎江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胡红兵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
7月21日,鹤壁市委书记马富国、市长郭浩、市委副书记冯芳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史全新、市政协主席李军等市四大班子领导及由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各金融机构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2022年上半年全市重点项目暨“三个一批”项目观摩团,先后走进市城乡一体
记者 刘晓瑞加紧施工的山西纳科医疗丁腈医用手套项目生产车间 记者 刘晓瑞 摄“今天,我们将以首届玻璃器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为开端,鼓励引导更多的产业工业秉承工匠精神,练就纯熟技术,掌握绝技绝活,努力擦亮闻喜玻璃特色技能品牌,为实现我县玻璃器皿
人才引领创新,创新成就未来。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要求,坚持把人才作为强市之基、发展之要、活力之源,强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用政策吸引人才,以产业集聚高端人才,助力传统产
——访中共迎江区委书记章洪海“迎江区将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锚定‘八区’目标,打造‘五大迎江’,以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安庆市迎江区委书记章洪海在接受专访时说。章洪海表示,学习贯彻党的
濮阳市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打造聚碳新材料“单项冠军”。李红忠 摄宏业控股集团以技术创新扎根全球市场。僧少琴 摄濮阳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抢先布局智慧医疗。杜鹏 摄2022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濮阳)峰会上,观摩团成员感受濮阳氢能产业发展速度。
人民网合肥12月21日电(赵越)提升改造四牌楼商圈,复兴三孝口商圈,推动宜家家居项目落地,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12月21日,人民网安徽频道从合肥庐阳区第四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获悉,2019年庐阳区将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发展,聚焦城市品质提升
初秋的广饶,树木葱茏,处处洋溢着秋意盎然的生机和活力。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旋律”正在这片热土之上激情唱响,动力澎湃——围绕新医药、新材料等优势领域增上一批优质项目,培育引进先进科研成果实施一批转化项目,推动传统产业催生一批新业态新模式,打造3
编者按:宝丰生产的高纯石墨材料,占据全国市场六成以上;汝州大易科技公司是国家首批、河南唯一5A网络货运平台企业,年货运量河南第一、全国前十;高新区的宾康智能装备公司,让搬砖用上5G技术;新华区抖云科技公司发展数字经济,月销售突破1000万元
编者按:宝丰生产的高纯石墨材料,占据全国市场六成以上;汝州大易科技公司是国家首批、河南唯一5A网络货运平台企业,年货运量河南第一、全国前十;高新区的宾康智能装备公司,让搬砖用上5G技术;新华区抖云科技公司发展数字经济,月销售突破1000万元
重点项目看信阳!6月24日,市委宣传部组织省驻信媒体和市属媒体,围绕中心城区重点项目建设,开展集中采访活动。看工厂、进车间,上工地、到一线,实地感受老区奋进“两个更好”的生动实践,亲身体会实现“美好生活看信阳”城市愿景的如火激情,将镜头对准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合肥瑶海,南淝河畔,钢与水的交融,刚柔并济、内外兼修,赋予了瑶海人敢于拼搏、敢于创新的品格。2012年至2022年,合肥市瑶海区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4个百亿元台阶,增长1.1倍,十年年均增长7.4%。常住人口十
2月28日上午,迎江区举办2022年“双招双引”产业发展暨“一改两为”专题培训班。区委书记章洪海,市招商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曹紫权出席并授课,区长汪世平主持,区领导周正国、吴世亮、陈海维、斯媛、陶小也、张健、周著,全区各乡街、部门,迎江经济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