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近年来,安庆市宜秀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作为,充分利用城郊区位优势、城市周边的资源优势、立体网络的交通优势,努力在打造城市花园上做文章,创新突破,闯出一条城郊型林业发展之路,助力脱贫攻坚与...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近年来,安庆市宜秀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作为,充分利用城郊区位优势、城市周边的资源优势、立体网络的交通优势,努力在打造城市花园上做文章,创新突破,闯出一条城郊型林业发展之路,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宜秀区大龙山森林资源丰富,面临长江黄金水道,素有安庆市后花园之称,是安庆市城市周边河湖湿地的水库,是全区建设百里万亩经果林产业发展的粮库,是区域森林生态康养旅游发展的钱库,是吸附城市污染提升碳汇功能的碳库。该区三项措施保护好这片生态资源,为安庆构筑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在湿地保护上做文章,打造滨湖宜城之“肾”
修复和保护“一园两区”:建设好菜子湖国家湿地公园,强化沿江湿地保护区和破罡湖湿地保护区的保护。
2022年将实施菜子湖区669亩湿地、85亩小微湿地和破罡湖岸线150亩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并围绕引江济淮岸线,打造长江江淮运河生态廊道。
在资源管理上做文章,打造山水林城之“肺”
全面完成国土空间规划中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工作,强化村级生态专员和护林人员培训,提升护绿管绿水平。做好“一图三防”:一图就是尝试构建宜秀区保护地一张图,做好保护地勘界立标工作。三防就是一防防乱砍滥伐、乱侵滥占,做到不发生一起林政案件;二防森林火灾,严格执行“三个一律”、六级包保和防打保12条,积极争取省级森林防火演练任务、森林防火补助资金项目支持,强化防火码使用率,做到“四确保一目标”,确保乡村24小时有人值班、确保176个防火卡点白天有人值守、确保防火队伍15分钟集结到位、确保每天有领导干部巡查,一个目标是全年不发生一起森林火灾;三防松材线虫病蔓延扩散,做到“三不一保”,山上不留一棵枯死树,房前屋后不留一根松树枝丫,非定点木材加工企业不收一棵松树,保证松材线虫病不蔓延扩散,实施杨梅病虫害绿色防控项目,为我省杨梅经济林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绿色防控技术支撑。
在生态修复上做文章,打造生态宜居之“屏”
重点完成“一实施两提质”项目:一实施就是实施好欧投行大别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项目,2022年完成营造林面积12840亩;两提质就是完成“青山白化”区域专项治理面积2021亩“回头看”补植提质,完成环大龙山污水治理项目增效提质。
该区还充分利用宜秀山水资源优势,在现有的景点、景区的基础上,围绕“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景、四季有客”打造森林康养旅游新名片,展现“龙山凤水 怡人宜秀”特色。
大力发展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村镇为依托的森林旅游和康养产业,深化“森林康养+文化+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建立以森林康养为核心、文化旅游为支撑、互联网服务为手段的协同产业体系,提升七彩杨亭花溪茶谷省级森林(湿地)康养体验基地,5家省级森林旅游康养人家。在杨桥或五横建设以养生、医疗保健、科考探险、自然教育为特色的森林康养小镇,提高森林旅游康养综合收入,年均森林旅游康养人数达130万人以上。加强森林康养林带、林道、林区建设,结合乡伴文旅,开展湿地水上运动、森林山地运动,结合红色旅游道路拓宽,打造山地骑行体育项目,建设森林氧吧和森林康养基地。
采取政府鼓励、企业或社会组织筹办的形式,举办观鸟节、梨花节、郁金香花展、巨石山玉兰花节、杨梅葡萄采摘节、荷花节、漫步节等节庆活动,丰富森林康养新业态。
面对中小学生,结合产学研活动,在游览美丽的宜秀自然风光的同时,融入古树名木保护、珍稀树种保护与培育、森林康养环境利用等文化元素,加上萧谦中故居、严凤英故居、两邓故居等历史文化名人故居,打造杨桥—罗岭—五横精品旅游线路。四是结合省内外游客需求,将大龙山森林公园乌龙溪景区、石树景区、鲍冲湖景区、巨石山景区、菜子湖湿地、花溪茶谷景区及龙湫池景区串联,结合罗岭五横民俗文化村建设,制作宣传画册或宣传片,利用宜秀区游客集散中心、旅游景点、新闻媒体多方位宣传,向各大旅游公司推介环大龙山一日游、二日游森林旅游康养线路。
在林业产业发展特色上做文章,打造自己的亮点与特色
宜秀区人文资源底蕴丰厚,休闲采摘前景广阔,该区着力打造自己的亮点与特色。
做强一乡一品亮点。该区大力发展“一乡一品”,努力建设五大精品板块:五横杨梅、茶叶特色板块,罗岭柑橘(红美人)、葡萄特色板块,杨桥蓝莓、柑橘(大红袍)、猕猴桃特色板块,大龙山黄花梨、枇杷特色板块,白泽湖苹果梨、黄桃特色板块。
打造生态产品品牌。随着林产品深加工、经果林规模不断扩大,生态观光园、休闲采摘园层出不穷,产品品牌不一,在本地有一定的市场,但品牌效应不明显,如“龙山野茶”、“吴楚杨梅”、“丰梅酒”、“双益葡萄”、“黄花梨罐头”、“罗岭红美人”、“余湾大红袍”、 “果然牛枇杷”等,全区重点强化品牌效应,有序整合,开展商标注册和林业绿色认证和生态产品认证工作,以红美人柑桔、五横茶叶、龙泉蓝莓等,开展森林产品认证、品牌创建和标准化建设,努力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上创新突破。
融入科技创新活力。该区围绕林业产业发展特色,强化科研成果转化率,增强林业科技支撑能力。加强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安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合作,融入林业科技创新项目。推进“乡土柿子良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及巨石山森林公园珍稀树种培育与森林康养环境利用技术研发项目,引进“竹荪栽培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项目。
谋定而动,笃行致远。全区将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结合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提升,以“贯彻新理念、发展高质量、融入长三角、起跳加速度”工作思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要求,加快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促进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余旭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蒋六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