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喜+1!为什么是安徽桐城?

时间:2022-10-02 16:51:05 | 浏览:706

你知道桐城吗?如果你曾关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录,就会发现,这份沉甸甸的名单里,已经在11月7日添上了安徽桐城的名字。只不过,相对于发源于此地的“六尺巷”“桐城派”等,桐城本身,反而隐藏在安徽的一角,似乎并不引人注目。但事实上,桐城,这座一

你知道桐城吗?

如果你曾关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录,就会发现,这份沉甸甸的名单里,已经在11月7日添上了安徽桐城的名字。

只不过,相对于发源于此地的“六尺巷”“桐城派”等,桐城本身,反而隐藏在安徽的一角,似乎并不引人注目。

但事实上,桐城,这座一度默默无闻的江南小镇,早就以“文都”之名,发展出自己的传奇故事。

01.不避世的山水桐城

江淮平原,向来是传说的起源地。而古来江南的盛景,有大半是安放在江淮平原之上的。

桐城 图源:文汇报

也正是因此,一座座江南小镇应运而生。在这片由淮河和长江两大水系共同创造出的平原上,展演着鱼米之乡的独有故事,在一片又一片的青砖黛瓦之间,精致而仔细地维护着江南的韵味。

但是,桐城似乎并不刻意追求这些。换句话说,作为安徽省承东启西的通达之地,桐城注定无法营造专属一方的江南幻想。

桐城地图。图源:安徽人文地理

这与桐城的地理位置脱不开关系。

在这片广袤的平原上,只有一座大别山突兀地横亘其间,山峰南麓与蜿蜒的水系交汇,在如今的安徽省境内,以掎角之势,圈出了一块狭长的平原区域。

沿着山形,几座小城依次排列,而自北向南数的第一座小城,便是“七省通衢”的桐城。

桐城位置图。图源:安徽人文地理

作为古代陆路交通的要冲之一,河埠陆驿发达的桐城至今仍有许多地名以驿站和渡口命名。

南方的粤赣鄂,北方的鲁苏直,过此地时都经东作门、西成门过北大街,虽比不上邻居安庆市那般兵家必争,但也足够重要。

龙眠山,摄影师@吴章

当然,作为江南的一份子,桐城的风景还是很能打的。

“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枞川”。桐城依山而建,蜿蜒俊逸的龙眠山主脉自桐城境内贯穿而过,号称“宋画第一”的李公麟所作《龙眠山庄图》,绘制的便是此山景色。

北宋李公麟 《山庄图》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又称《龙眠山庄图》

而桐城内,水系纵横交织,以龙眠、枞阳为首的几大水系在这里汇集,在水运鼎盛的时代,这几条河流串起了桐城山地丘陵间散落的湖泊,织出一片阡陌纵横、星罗棋布的田园景色。

图源:文和书院

明弘治三年,许浩纂修的《桐城县志》中,将桐城值得观赏的美景列为桐城八景:桐梓睛岚,练潭秋月,投子晓钟,孔城暮雪,浮山夕照,枞江夜雨,竹湖落雁,荻浦归帆。烟雨迷蒙间,江南的韵味丝丝缕缕。

而从名字看,桐城与桐树似乎更有渊源。

安徽省桐城龙眠河 摄影/姚兆义

据《禹贡·九州》记载,夏商时,桐城一带属广义的扬州区域。到周代分封万国时,如今的桐城一带因为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桐国”

直到唐至德二年(757年),这座小镇历经“枞阳”“舒县”等多个名字,最终还是回归古称,正式定名为“桐城”,自此沿用。如今,已有1200余年。

唐代桐城地图。图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相比起江南一水儿声名大噪的古镇,桐城在其中并不算惹眼。但是,兼收并包的桐城,靠的其实是它从秀丽的山水中,孕育出的一段又一段绵延的文脉。

02.从六尺巷到桐城派

图源:摄图网

要说桐城最响亮的名片,那一定是六尺巷

即使六尺巷并不起眼,但是,那一段“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敦敦教导,就足够我们耳熟能详。

可以说,中国人很少有不知道六尺巷故事的。尤其是等到2016年春晚之后,六尺巷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春晚《六尺巷》 图源:网络

六尺巷故事的主人公是张英,不过,张英虽官至礼部尚书,但其名气却不及其子张廷玉。作为历经康雍乾三朝的老臣,张廷玉称得上是位极人臣,极得恩宠,死后更是得到配享太庙的殊荣。

以张英、张廷玉父子为代表,张氏一门在清前中期可谓是合家顶戴,满门朱紫,要聊桐城历史,张英、张廷玉这对“宰相父子”是离不开的。

张廷玉墓园 图源:桐城市文和园管理处

不过,即使是张氏父子,也不过是自古以来桐城浓郁向学气息的代表罢了。

被称为“文都”的桐城,历来把“穷不丢书,富不丢猪”奉为金科玉律,在对知识的追求上,读书学习氛围浓重的桐城人从来都不在怕的。

桐城书院 图源:摄图网

坐落于孔城镇的桐乡书院里,有一道清翰林撰文是《桐乡书院记》碑,其中,便通过记载书院教化育才的功绩,称赞乡里贤达兴学的风尚:

“桐乡为桐城治北一隅之地,烟火数万家,而其人乃能好义兴学,崇礼道,培风化,任其事者,矢以实心,不数年,而文教蒸蒸,斐然可观”

而在这旷日持久的文教风气中,桐城的向学之风更是绵延不绝。祭拜孔子的文庙,便是这文教风气的斐然代表。

桐城文庙 图源:摄图网

桐城文庙,亦称“圣庙”,始建于元代延祐年间。明洪武初年,桐城文庙从城东郊外移建于今址,由于在“文化大革命”中损坏严重,1987年仿明清图式重修。

同时,文庙也是桐城市的博物馆所在地,商爵、汉陶、宋瓷、清画……古董文物屡见不鲜,其中有李公麟的画,方以智的书,雍正御赐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的虎铜印等。

桐城文庙牌坊 图源:摄图网

即使是重修的建筑,也足以看出人们对文庙的重视。整座建筑格局端庄大气,处处显现出古朴、典雅的气质。

不知道是不是桐城的孔圣格外灵验,几百年来,桐城科举极为兴盛。据记载,明清两代桐城共出进士、举人达854人之多,比同属安庆府的怀、潜、太、宿、望五县进士和举人的总和还要超出数倍以上。

桐城孔城老街 图源:摄图网

在这些进士中,或兄弟同时折桂,或父子连番登科,甚至祖孙三代、四代递相报捷,传为佳话。“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一时传为美谈。

当然,真正使桐城名扬千古的,是一个响当当的文学流派——桐城派

方苞 图源:网络

“天下文章,其出桐城乎?”乾隆四十二年,桐城派祖师之一姚鼐在写《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中,援引程晋芳、周永年之语,算是正式打出了“桐城派”的旗号。

桐城派渊源深厚,要细细说来可能需要长篇累牍,简单来说其文风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不求堆砌辞藻,但求清真雅正,清顺通畅。

安徽名人馆中桐城派方苞、刘大櫆、姚鼐三人塑像,他们被尊为“桐城派三祖”。图源:图虫创意 摄影/秋影随风

这种干净干练,一气呵成的文风极受推崇。有清一代,桐城派雄踞文坛200余年。据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记载,师事、私淑或膺服他们的作家共有1200余人,遍及全国19个省市,对日本亦有颇多影响。

其中著名的人物有“姚门四杰”,陈用光、曾国藩及其“四大弟子”,后继者有林纾、马其昶、姚永朴、姚永概、吴孟复等人。

曾国藩 图源:网络

虽然后来桐城派的作家并不都是桐城人,如梅曾亮、管同、曾国藩、张裕钊、林纾等,但桐城籍作家仍占很大比重。

正因如此文化氛围,桐城,才更是后人文章中所写的那个“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的惊才艳艳的江南文化名城。

03.一餐一饭,桐城滋味

凡宜居之所,都离不开食物的滋养。桐城,亦是如此。

桐城好,致远亦非难。蜜浸金丝原是枣,炼成秋石即名丹,只作土仪看。
桐城好,豆腐十分娇。打盏酱油姜汁拌,称斤虾米火锅熬,人各两三瓢。

清代乾隆年间,姚兴泉所做的两阙《桐城好》,可以称得上是桐城最早的美食地图。金丝枣、秋石……光是文字,就足以令人心驰神往。

桐城丝枣 图源:江左遗风安庆府

不过,对桐城人来说,桐城既然作为鱼米之乡的一部分,那么,大米必然是重中之重。即使称不上绝对的主角,但桐城人们对米的钟爱,早已贯穿到生活之中。

平原风光,摄影师@吴章

想吃面?米是不错的原料。

桐城的特产排面,就是一种由早籼米制作出的面条。所谓面而不是米线,是因为两者从形状到做法再到口感都截然不同。

除此之外,桐城还有以米为皮做出的米饺,也十分值得一试。

米饺

米面

普通的米吃厌了?换着花样吃!

桐城有一种特产叫做米坯子,又称冻米,是一种用糯米蒸煮加工出的米,为桐城及周边一带人户所特有。米坯子炒成炒米,香脆爽口,又能久贮,甚至有一道名菜——鸡汤泡炒米,就是以这种米为原料。

鸡汤泡炒米

逢年过节?更是少不了米。

桐城的春节要吃丰糕,是取上等籼米磨出淀粉,加糖和浑酒发酵。洁白如霜,松泡绵软,味鲜香甜。过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制作或购买丰糕,以祈求来年吉祥大发,家兴业旺。

丰糕 图源:桐城市旅游协会

清明节的蒿子粑也是用米粉做成,不像上海的青团像个甜甜的小姑娘,蒿子粑更像是经历风霜的文人,口感丰富。即使经过油煎,却还是一副清癯的模样。

蒿子粑 图源:桐城市旅游协会

当然,如果你是忠实的面食主义者,来到桐城也不必担心无从下口。桐城特产美食丰富:番薯粉团的山粉圆子烧肉最好吃;个大肉多的贡品桐城丝枣绝对不负盛名、身为水乡;桐城的麦鱼和水芹也很有名……

更别说独树一帜的桐城水碗,从一道简单制作的菜品发展成如今内涵丰富、鲜味内蕴的宴席,足以一慰老饕之口。

桐城水碗 当然要配米饭 图源:winter scenery poetry

当然,桐城既有文名,怎么能没有茶香?

桐城有悠久的种茶历史,传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诸峰。山峦叠嶂,云遮雾绕间,种出的茶叶尖头细小,嫩而多汁,淡绿微黄,饮之有兰花香,故称之为“小花茶”。

桐城小花茶场,图源:@桐城政府网

桐城小花 图源:最桐城

细细算来,桐城的美食有着十分整齐划一的色调——烹饪简单、颜色朴素、味道淡雅,倒是和桐城派散文追求的清真雅正不谋而合,算得上是相辅相成。

04.结 语

桐城廊桥 图源:桐城市旅游协会 龙眠人/拍摄

对许多人来说,桐城的传奇落幕于清末。

兴盛一时的桐城派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兴起彻底衰落,昔日的古城墙毁于日军炮火,逐渐发达的陆上交通替代了小宗的水系运输,就连流传百年的文名,都似乎败给了“内卷”更严重的高考大省。

龙眠河畔 图源:文和书院

这或许是所有古城都会经历的荣光和寂寞,在历史更迭间,滚滚人流穿城而过,留下传说又带走记忆,只剩下流传的诗文歌颂着昔日的盛名。

桐城孔镇老街 图源:摄图网

但是,桐城依旧是那个桐城。

龙眠山依旧矗立,龙眠河畔散步的老人唱着咿呀的黄梅戏,潇洒园的秋天依然落叶满地,而中国工程院院士榜单上,多达16(近九分之一)的桐城籍院士仍旧熠熠生辉。


-END-

编辑整理|艺旅文化 ll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

安徽:制造业“逆袭”密码

最近几年,这些固有印象正在被快速取代,今天与安徽绑定的是“逆袭”“顶流”“制造业top10”这样的闪亮新标签。一个古韵悠远的文旅目的地。还是一个华东腹地的传统农业大省。你印象中的安徽是怎样的形象。今天的安徽究竟有多硬核。

边游边学 | 品蜀道文化,赏秀丽广元

剑门蜀道·女皇故里这里是广元它历史悠久,风光无限它生动鲜活,滋味丰富值得你慢下来,走进去仔细感受它的风采今天4条广元研学亲子游线路上线啦快来广元,用研学的方式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展现美吧漫步千年蜀道亲子游剑门关-昭化古城-曾家山这条研学线

安徽第一,湾沚为什么能?

1月4日,全国首个长三角县域治理现代化指数发布,在包括直辖市市辖区在内的全部201个县域中,芜湖市湾沚区以89.7分位列榜单第29位,安徽第一。湾沚为何能在长三角县域治理现代化指数中,成为安徽的领头雁?大江资讯记者作了进一步了解。这个指数是

中国古典文化-玩物-文玩葫芦

文玩葫芦又叫手捻葫芦,顾名思义是在手中把玩,时间久了会变得十分润滑光亮,小巧玲珑十分可爱。同时也能按摩手上穴位,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葫芦谐音福禄,形体优美,色黄如金,寓意吉祥,赏玩者甚众,为大儒名家推崇,爱之弥厚,经多年把玩摩挲,日久天长,

国家卫健委:我国近视低龄化问题仍突出小学阶段近视率攀升速度较快

7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暑期学生健康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表示,2020年我国学生近视早发现象得到一定缓解,但近视低龄化问题仍然突出。2020年全国幼儿园大班6岁儿童近视率与2019年相比持平,与20

国家卫健委:近视低龄化问题突出,约10%近视学生为高度近视

新京报讯(记者 冯琪)“学生近视早发现象得到一定缓解,但近视低龄化问题仍然突出……”10月26日,教育部召开的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指出,2020年监测显示,全国各地6岁儿童近视率都超过9%,最高的达到了19.1%;全国

中国近视患者达4.5亿专家:对国家安全造成伤害

【中国近视患者达4.5亿 专家:对国家安全造成伤害】据悉,我国近视的总患病人数在4.5亿左右。2018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小学阶段从一年级的15.7%增长到六年级的59.0%。专家表示,视力损

两店近视眼镜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

为了让消费者了解近视配装眼镜的质量和安全情况,更好地引导消费,近日,湖北省黄石市消费者委员会组织对黄石市城区的部分近视配装眼镜商品开展了比较试验。本次比较试验的25款近视配装眼镜样品,均由黄石市消委会工作人员模拟消费者在黄石市城区大型商场超

2023国家公务员对视力的要求是多少?

随着考试热,很多考生开始关注近视手术——2023国家公务员对视力的要求是多少呢?近视人群需要提前多久摘镜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答下吧!2023国家公务员对视力的要求是多少呢?普通公务员招考对考生的视力要求参照的是《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

2023国家公务员视力标准是多少

  2023年度公务员招考报名已经开始,国家公务员考试不仅要通过笔试,还有面试和体检关卡在等着大家。因此提前了解2023国家公务员视力标准是多少是很有必要的。今天就由厦门眼科中心来给大家解答下吧。  2023国家公务员视力标准是多少  普通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柳州交友相亲网陈氏陈姓宝宝起名长空之王电影网周公解梦官网文玩手串交流网保龄球初学网今日衡水交友征婚信息网今日廊坊商标注册查询官网釜山旅行网九江头条新闻网国酒茅台收藏网三亚婚纱摄影网四川旅游网金融投资知识网睡前故事大全战狼3影评网上海高端交友网马姓起名字大全虚拟数字人官网梁姓起名网物联网技术交流网虚拟现实技术网易经国学起名网六安瓜片茶官网三门峡新闻头条网手机数码网格力电器A股今日张家口
今日安庆网-安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是“桐城派”的故里,黄梅戏发展成熟的地方,京剧鼻祖徽班成长的摇篮,也是陈独秀、邓稼先、张恨水等名人的故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十大秀美之城、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安庆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最具潜力十大风景名胜区”等称号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天柱山,有花亭湖、巨石山、五千年文博园、嬉子湖、孔雀东南飞、明堂山、天峡、石莲洞等十余处国家风景名胜区。
今日安庆 feiqueren.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