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县志中的桐城四乡划分情况桐城县,在唐以前名同安县(与今福建厦门同安县同名),至德二年(757年)因安禄山叛唐,去县名中的“安”字,改同安县为桐城县。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桐城县设东、南、西、北4乡和北峡、永安、鸢山、铜山、挂车、石...
A、县志中的桐城四乡划分情况
桐城县,在唐以前名同安县(与今福建厦门同安县同名),至德二年(757年)因安禄山叛唐,去县名中的“安”字,改同安县为桐城县。
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桐城县设东、南、西、北4乡和北峡、永安、鸢山、铜山、挂车、石溪、双港、孔城、练潭9镇。元代沿袭未变。
明洪武六年(1373年),桐城县的东、南、西、北乡分别易名为清净乡、大宥乡、日就乡和桐积乡,并设枞阳、汤家沟、孔城、北峡关、练潭5镇。
清朝乾隆年间(1662——1722),增设县市乡,桐城县共辖5乡、29镇。
其中:
县市乡(城乡):辖县城内、外14保。
清净乡(东乡):辖8镇37保;其中8镇为:汤家沟、石溪、九儿潭、源子港、横铺河、周家潭、杨家市、孙家畈;
大宥乡(南乡):辖9镇36保;其中9镇为:上枞阳、下枞阳、石咀头、官埠桥、会宫、义津桥、破罡、罗家岭(今属安庆市区)、安枫岭。
日就乡(西乡):辖7镇40保;其中7镇为:练潭、青草塥、新安渡、挂车河、陶冲驿、天林庄、金神墩。
桐积乡(北乡):辖5镇41保;其中5镇:孔城、钱家桥、大关、三十里铺、吕亭。
B、抗战以前的区划及境域变迁
民国期间,区划繁复多变,在此只做简单叙述:
1、民国三年(1914年),桐城设4乡13镇;县市乡易名城厢镇,清净(东)乡辖3镇(汤家沟、周家潭、项镇铺);大宥(南)乡辖3镇(枞阳、义津桥、姚王集);日就(西)乡辖3镇(老梅树街、练潭、陶冲驿);桐积(北)乡辖3镇(孔城、大关、郭字墩);
2、民国十九年(1930年),县辖9个区:第1区(县城),第二区(吕亭驿),第三区(孔城),第四区(老梅树街),第五区(练潭),第六区(枞阳),第七区(义津桥),第八区(汤家沟),第九区(周家潭)。
3、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由9区合并为5区:第一区(县城),第二区(孔城),第三区(老梅树街),第四区(枞阳),第五区(汤家沟)。
4、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全县复5区为9区;翌年,重新并为5区,1-5区的管辖范围,分别与清代的5乡大致相当。
5、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与贵池县进行边界调整,贵池县在长江以北的属地大兴圩、九合圩(即武梁洲、王家套)划归桐城县第五区管辖,又将桐城县第四区所属鸟落洲划入贵池县境。
武梁洲、王家套,即今老洲地界,洲内还有王套村、桐贵村等地名。《安徽通志—武备志》载:又东至贵池之黄湓李阳河古石城,虎林之险恃此池口,内通秋浦达于府城,而王家套、武梁洲则跨北岸之地,错处于桐城三江口老洲头之间。
鸟落洲,在今贵池乌沙东北部,因形成之初,荒草漫漫,没有人烟,是水鸟的栖息地,故得名鸟落洲。现又名普庆圩,北靠长江,南依夹江。
C、抗战爆发后的区划沿革情况
6、抗战期间枞阳、汤家沟两镇沦陷;巢山、藕山、四虾、黄羹、罗龙、永安、吴桥、周潭、忠毅9乡半沦陷。
7、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桐城县改设3区(孔城、老梅、义津)5个直属乡(黄甲、龙眠、南演、石龙、孟侠镇<城关>)和桐东办事处。
桐东办事处辖11个乡(镇):白柳、白梅、白石、将军、周施、忠吴、四水、陈鸾、六老、金社、汤沟镇。
8、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全县重新划为5区:第一区(孟侠镇<城关>),第二区(孔城镇),第三区(老梅镇),第四区(枞阳镇),第五区(汤沟镇)
D、从桐庐县到枞阳县
9、1949年2月18日,皖西第二地委决定:析桐城县东乡全部、南乡大部、北乡一部和庐江县、无为县少数区域为桐庐县(因析桐城县、庐江县地设立而得名),桐城县菜子湖至白兔湖、孔城界河主航道以东地域,为桐庐县辖区。下辖7区为:枞阳、钱桥、义津、白云、汤沟、陈湖、破罡。桐庐县治初设项铺镇,1当年10月移至汤沟镇。
1951年2月24日,因桐庐县与浙江桐庐县重名,且处于菜子湖以东,更名为湖东县。
1954年,因洪水泛滥,长江决堤,汤沟镇全镇被淹,县城移址到了枞阳镇,1955年7月1日,桐庐县更名为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