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5:15:33 | 浏览:5383
枞阳简介:
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为桐城县属地,民国3年(公元1914年)属安庆道。民国17年(公元1928年)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公元1932年)属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属安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9年(公元1940年)属安徽省第一专区。民国24年(公元1935年),今枞阳县境为桐城第四区、第五区。民国36年(公元1947年)12月,划庐江、桐城大部分地区置桐庐县,属中共皖西工委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1949年2月18日,划桐城东、南乡,庐江、无为两县少量地区设置桐庐县,县治初设项铺镇(白云区),1949年10月移至汤沟镇(汤家沟)。1951年2月24日更名湖东县。属皖北行署安庆行政区人民专员公署,后属安庆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54年秋,县治迁入枞阳镇。1955年7月1日更名为枞阳县,先属安庆专区、安庆地区,后属安庆市。
来源:澎湃新闻
有关安徽枞阳县从安庆市划归铜陵市的传言不绝于耳,近日又再度被热议。
4月13日,安徽当地一些论坛和社交媒体均声称,枞阳整建制划归铜陵或在近日。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当天也从枞阳县一名基层干部处获悉,4月13日,枞阳县各个乡镇人大征求了区划调整意见。据其了解,不少乡镇都同意将枞阳县整建制划归铜陵市。
这一次难道不再只是“风声”,而要尘埃落定了吗?
澎湃新闻4月13日从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工作人员处证实,有关枞阳县区划调整一事尚未获得国务院批复。
当日,澎湃新闻还向铜陵市主要领导短信询问此事,获得的答复亦是“尚没有(获批)”。
多个当地信息源向澎湃新闻证实,此事目前已获得实质性进展但目前尚未获批。
枞阳整建制划归铜陵一事,属于重大行政区划调整。
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国发〔1985〕8号),的规定,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均需要国务院审批。
具体程序是,由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制定变更方案报请所在的自治州、地级市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自治州、地级市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同意后转呈所在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后上报国务院,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审核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报请国务院审批。
地处安庆市东北方向的枞阳县,1949年2月设县,面积1800平方公里,人口96万。它曾一度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直到2012年才摘去“贫困”的帽子。
最近10年,有关枞阳全县或其部分乡镇划入铜陵的传言一直不断,并一度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达到高潮。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枞阳与铜陵仅一江(长江)之隔,地理距离非常接近,枞阳东部乡镇与铜陵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更重要的是,从近些年的发展势头来看,铜陵在不少指标上已经把安庆“甩”在了身后。
以2013年的数据为例。铜陵GDP总量虽仍不足安庆的一半,但其人均GDP却已超过安庆的3倍,位列安徽全省第一,铜陵较完善的社保福利、较高的居民收入对枞阳县尤其是该县东部居民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
铜陵人均GDP之高,与其人口太少密切相关。
它虽然是一个地级市,但仅辖一县三区、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人口74万。“地狭人少”,一直是铜陵做大做强的长期制约因素。
与之对照鲜明的是,安庆现辖11个县市区,并代管皖河农场。全市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2013年全市户籍总人口620万人。
巨大的反差,使得安徽特别是铜陵方面对于调整行政区划、扩大发展腹地的呼声越来越高。
2012年2月,民革安徽省委员会就在该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加快我省行政区划调整的建议》的大会发言。发言提到,扩大中心城市规模,铜陵、池州合并,设立铜陵市,枞阳县东部划入铜陵市,设陈瑶湖区。
2013年11月,《陕西行政学院学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铜陵市实施跨江发展战略思考》的论文。论文作者所在单位,是具有官方背景的中共铜陵市委党校和中共铜陵市委政策研究室。
相较于“调整区划”,“跨江发展”的说法在字面上更为和缓。
事实上,对铜陵来说,“跨江发展”和“调整区划”基本上是一回事:“调整区划”是铜陵实现“跨江发展”的必要手段,“跨江发展”则是“调整区划”的直接目的。
比如,在论文中,作者就铜陵跨江发展涉及的行政区划问题提出了三条具体建议,其中就包括将枞阳县全部划入。
面对铜陵的百般“渴望”,安庆似乎并不情愿“放手”。
2014年12月,由安庆市委市政府主导的“安庆市大宜城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安庆别称“宜城”)出炉,安庆提出了自己的“跨江发展”主张。
规划将安庆定位为长江中下游新型中心城市,即长三角和长江中游互动发展的节点城市、皖鄂赣三省交界区域的中心城市、皖西南的中心城市、领衔安池铜城市组群的核心城市。安庆将携手芜马(芜湖、马鞍山)、一体铜池融入区域,并“争取更大的政策和话语权”。
规划划定,大宜城核心区范围约1820平方公里,包括安庆市辖三区、皖河农场和枞阳、怀宁两个县城所在地镇。
澎湃新闻从枞阳当地获得了两种不同声音。
经济发展程度特别是生活水平的差异,直接驱动了枞阳人,尤其是枞阳东部居民对铜陵的向往。
也有一些文化人士担忧,如果枞阳划入铜陵合并,两地的文化融合可能会面临不少问题,“枞阳和铜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域文化。铜陵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属于工业文化、青铜文化;而枞阳是传统的农耕文化、桐城派文化,两地差别巨大。”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曾向安庆和铜陵两市市委书记询问枞阳区划调整一事。
两地市委书记同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行政区划调整是有必要的。但作为地方党委书记,他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让百姓受益、经济发展、民生改善。
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表示,“不划要发展,划也要发展。大家最关心的,是这个地方怎么发展。”
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也明确表示,区划的调整,必须遵循生产力布局和有利于改善群众生活的原则。不管枞阳在安庆还是划到别的地方,它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传承、环境保护都会得到“高度重视”。“我和虞书记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桐城在线官方微信公众号:tongchengzx(长按复制)或微信直接搜索桐城在线
枞阳简介: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为桐城县属地,民国3年(公元1914年)属安庆道。民国17年(公元1928年)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公元1932年)属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属安庆行政督察
北宋以前,辖33里,境内行政单位、里名无考,北宋政和元年(1111),全县设有北峡、铜山、石井、孔城、挂车、双港等镇,余不详。南宋嘉定元年(1208),全县设东、南、西、北4乡和北峡、永安、鸢山、铜山、挂车、石溪、双港、孔城、练潭9镇。 元
1月5日上午,枞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该县470名代表、委员们参加(列席)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枞阳县五年来坚持稳增长、强支撑,强工业、兴产业,抓改革、扩开放,抓改革、扩开放,办实事、惠民生,综合实力逐步提升,经济引擎持续
A、县志中的桐城四乡划分情况桐城县,在唐以前名同安县(与今福建厦门同安县同名),至德二年(757年)因安禄山叛唐,去县名中的“安”字,改同安县为桐城县。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桐城县设东、南、西、北4乡和北峡、永安、鸢山、铜山、挂车、石
说到安庆,就不得不说安庆的八县,怀宁县、望江县、宿松县、岳西县、太湖县、潜山市、桐城市、枞阳县。安庆市2016年之前的地图在以前安庆市区的人,都非常亲切把县城人称之为八县人。然而在2016年1月4日安庆市枞阳县正式划给了铜陵市,变成了铜陵市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据桐城人大网消息:5月26日,桐城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5次会议通过一批任免人员名单。(一)决定任命:张林同志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挂职二年);(二)任命:江 梅同志为龙眠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姚立功同
11月19日安徽日报在“文化视界”栏目刊发了题为《枞阳:千载文章府, 一城山水诗》的重磅稿件对枞阳的人文历史进行了深入报道枞阳山清水秀,人文荟萃,自古名人辈出。自2016年入列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枞阳县紧扣“大美枞阳,全域旅游”
地理上有很多有趣的现象,“飞地”便是其中独特一种。今天要说的一个镇,它不仅是“飞地”,而且它“飞”的位置很独特,和其他城市仅一河之隔,简直就是独特之中的独特,这个镇就是安徽省安庆桐城市(县级市)的鲟鱼镇。桐城市有12个镇,地理位置最独特的就
“对于未来工作,胡启生要求,要切割好“脐带”,以新坐标新格局认识问题、谋划工作,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将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抓好“东向”发展,科学合理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主动融入长三
来源:凤凰网安徽特 别 声 明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枞阳县融媒体中心(县广播电视台、枞阳报社)为枞阳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枞阳县域内,其他所有自媒体及商业媒体均不具备新闻采访、编辑、转载、发布等资质。枞阳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近日,省发改委下达农业绿色发展专项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我市枞阳县渔政执法装备建设项目获得857万元中央资金支持。据悉,此次中央资金支持主要用于建设趸船及渔政船,购置执法快艇、无人机、视频监控探头、雷达监控等专业
今年以来,枞阳县坚持民生优先,高效推进民生工程实施。该县加强困难群体扶助类项目兜底保障。向低保、五保、特困供养、困难职工等发放或支付各类救助资金1.67亿元;审批各类法律援助案件726件,结案580件;发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3831人,完成
近日,铜陵市枞阳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如何助力受疫情影响企业恢复春耕生产、投入复工复产成为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记者从人民银行枞阳县支行了解到,枞阳县出台了金融支持“抗疫情、保企业、促发展”六条措施。“银行及时发放的这45
(点击上方图片直接进入举报平台↑)聚力招引重大项目 持续创新积蓄动能枞阳高质量发展迈新步今年以来,枞阳县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保持定力、顶住压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上半年,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7.5亿元,新开工项目21个,竣工
一、各乡镇人口与土地安庆潜山市1梅城镇100441人安庆桐城市1孔城镇81172人安庆桐城市2大关镇70089人安庆桐城市3青草镇66883人安庆潜山市2源潭镇66371人安庆桐城市4新渡镇64904人安庆桐城市5范岗镇64877人安庆桐城